《中国出版史研究》2020年第1期文章摘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出版研究所 《中国出版史研究》2020年第1期文章摘要

《中国出版史研究》2020年第1期文章摘要

2024-05-28 16: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本刊编辑部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0年 第 1 期

01

垂范传统典籍外译项目

打造国家水平文化名片

——《大中华文库》访谈录

【摘要】本文全面回顾了《大中华文库》的出版历程,对《大中华文库》的立项背景和发展阶段、组织实施与质量把控等方面进行介绍,讲述出版过程中的点滴往事,深刻总结了《大中华文库》出版的成功经验及其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大中华文库》;传统典籍;翻译;出版意义

【作者】本刊编辑部

01

02

《大中华文库》与地方出版社传统

经典外译项目的锻造升级

【摘要】在参与《大中华文库》项目的众多出版社中,湖南人民出版社是其中较为突出的地方出版社,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湖南人民出版社在传统经典外译项目原有基础上,得益于《大中华文库》国家水准的质量标准、规范体例、组织流程等各方面,积累经验、聚集资源、锻炼队伍,为同类产品升级和自身长远发展积蓄了力量。

【关键词】《大中华文库》;杨牧之;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

【作者】尹飞舟: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

02

03

《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

的选题特征研究

【摘要】《大中华文库》是国家对外出版工程,也是我国国际传播领域重要的出版实践。以丛书所展示的古代中国风貌为观照对象,对其选题进行文本细读并重新分类,能够有效分析选题策划者的动机,也可以分析选题在创建中国古代形象时的特征,从而为未来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中华文库》;选题;国家形象

【作者】张奇: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文化传媒学院;郭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邱亚卓对本文亦有贡献

03

04

关于出版思想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摘要】出版的力量来自知识,更来自思想。中外出版史研究首先应该是出版思想史的研究。我国目前的出版思想史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和系统,亟须加强。深化出版思想史的研究既需要梳理和总结既有的相关成果并加以提升,也有必要改进研究方法,加大力度引进国外出版史方面的相关著作,还需要厘清与出版思想、出版史和出版学学科有关的若干概念和问题,做好出版学科正本清源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出版史;出版思想;出版思想史

【作者】范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编、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04

05

出版思潮研究刍议

【摘要】出版思潮是出版业客观存在但尚未引起研究者关注的一种现象,指的是在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出版创新而形成和发展起来,为多数出版主体奉行,并对出版实践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出版思想所形成的潮流。明确出版思潮的概念和内涵,有利于廓清认识、加强宏观研究、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研究者可以从出版史的角度出发,与社会文化、思想史研究及出版实践相结合,研究出版思潮的发展历史、出版思潮与外部环境和出版实践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出版;思潮;出版思潮

【作者】曹世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05

06

金代荆氏书坊史事新证

【摘要】王恽文集中所载荆祐墓碣铭,展示了宁晋荆氏刻书家族由工匠家庭到建立荆氏书坊的过程,通过刻书,不仅改善了经济条件,还提升了社会地位。荆祐的幼子曾从金末进士李治问学,入元之后出仕元朝。荆氏家族所刻大型字书、韵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书虽由韩孝彦、韩道昭父子改编定型,但也与荆氏家族成员(如荆璞)的参与密不可分。经与现存金刻元修本《五音类聚四声篇》的刊刻题记比对可知,荆祐又名荆瑞,与《五音类聚四声篇》《五音集韵》的参编者荆璞可能为同宗。现存几部荆氏篇韵的金刻元修本的书版,在战乱时期曾藏匿于墓室之中,因此得以保存。

【关键词】荆祐;荆国器;金代刻书

【作者】冯先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06

07

明清之际张自烈兄弟刻书考

——以两份书目为中心

【摘 要】本文以《石啸居新书目》和《卓庵自叙书目》为基础,结合张自烈《四书大全辩》《芑山文集》等文献,对明清之际著名文人张自烈及其兄弟的出版行为进行考察。从图书编辑、市场宣传到版权保护等图书出版内部链条出发,对张自烈、张自勋兄弟的刻书经历进行了梳理,并对他们的出版特点进行了总结,展示了晚明清初时期南京地区图书出版的实况。本文的研究既拓展了张自烈研究的空间,也为出版史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例,同时对相关书目在《中国古籍总目》中的记载也进行了考订和补充。

【关键词】张自烈;出版;《四书大全辩》

【作者】韩凤冉:凤凰出版社副编审

07

08

舆地智环:近代中国最早

编译的百科全书《四洲志》

【摘要】百科全书是以一家之言为中心,或按词典的形式分条编写,或按秩序排列,以阐发系统的知识世界的成果,其展示的是西方学术的立体思维和知识信息的系统思维。百科全书究竟是何时让中国人知晓的,“Encyclopedia”中译名是何时在汉字语系中出现,又是哪一位中国人最早主持编译出西方百科全书的呢?本文通过对林则徐主译《四洲志》的原本、译本内容与结构,以及该书译介新词等方面的分析,指出《四洲志》系据英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慕瑞(Hugh Murray)所编著的《地理百科全书》(An Encyclopaedia of Geography)一书编译的,所据原本应为1837年或1838年的美国费城版。这是中国第一次组织译出的西方百科全书。1839年12月14日《澳门新闻纸》最早有“百科全书”的音译词“燕西果罗啤呢阿”,林则徐努力使之“中国化”,把Encyclopaedia与传统“志”对应起来,将《世界地理百科全书》命名为《四洲志》。可以说,“志”是近代国人在汉文文献系统所表述的Encyclopaedia第一个汉文意译名。作者还讨论了参与编译《四洲志》的梁进德作为主要译者的贡献,以及《四洲志》的版本、体例、内容、流传及其影响,特别是魏源编纂《海国图志》时有意对林译《四洲志》这种“志”书体例加以继承与模仿,从而发展出一种属于“世界百科知识”汇编方式的著述体例。

【关键词】林则徐;《四洲志》;百科全书;志;梁进德;《海国图志》

【作者】邹振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08

09

试论经典普及图书精品的打造路径

【摘要】经典普及图书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架起了普通读者和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桥梁,使传统经典变得易读易懂易传播。本文从古籍遴选、体例设计、编辑主观能动性和精品维护等方面探讨了经典普及图书精品的打造路径。

【关键词】经典普及图书;系统打造;精品维护

【作者】张彩梅:中华书局基础图书出版中心副编审

09

10

汲古阁序跋辑考

【摘要】毛晋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出版家和藏书家之一,毛晋及其子孙藏书、刻书,撰写了大量序跋。其序跋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故前贤搜罗辑佚,数量可观。然因毛氏之书走天下,仍有不少序跋未被前贤汇集。今新辑毛晋序跋10条,毛表跋1条,毛扆跋1条。这些序跋对毛晋汲古阁及藏书史、出版史的研究不无裨益。

【关键词】汲古阁;毛晋;辑佚

【作者】杨胜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10

11

12

12

《朱槐庐行述》整理并序

【摘要】作为上海与江南传统书业的代表人物,朱槐庐曾担任扫叶山房书局经理达三十年,创建校经山房书局,并参与组建上海石印书业行会书业公所。1912年去世后,其子为之撰写行述,含有不少书业资料,故为之整理如下。

【关键词】朱槐庐;上海近代书业;扫叶山房;书业公所;《显考槐庐府君行述》

【作者】许静波:苏州大学讲师

11

12

《围城》版本述略

【摘要】《围城》是著名作家、学者钱锺书先生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自1946年问世以来,曾先后以不同的版本与语种面世,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本文对《围城》在国内出版以及外文译本的版本情况加以梳理,以便读者了解其间的变迁情况。

【关键词】钱锺书;围城;版本

【作者】陆阳:文化学者

12

13

包筠雅教授访谈

——关于在四堡、金溪、岳池的田野调查

【摘要】包筠雅(Cynthia Brokaw)女士是美国布朗大学历史系教授,国际知名的汉学家,海外中国书籍史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之一。包筠雅教授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历史系周启荣(Kaiwing Chow)教授合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印刷与书籍文化》(Printing and Book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汇集了世纪之交西方学者关于明清书籍史研究的一批重要成果,是研治中国书籍史者必读之书。她多次深入偏远的闽西山区小镇四堡开展田野调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写成了扎实厚重的著作《文化贸易: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堡的书籍交易》(Commerce in Culture: The Sibao Book Trade in the Q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s),赢得学界一致赞誉。2017年下半年,包筠雅教授来到山东大学任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高级访问学者,借此机会我带领学生们对她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访谈于2017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之间一共进行了6次,每次3小时。参加访谈和记录整理工作的同学有刘勇、殷漱玉、陶禹含、谷玲玲、王学成、王荣煜、孙云霄、石杰、管梓含、苏秋红、林佳梅等。访谈的话题涉及包筠雅教授的学术经历,她在中国书籍史研究方面的心得和感悟,对书籍史研究现状与趋势的看法,以及美国汉学界的相关情况等多个方面。今将访谈录部分内容分期发表于此,与读者诸君分享。绝大部分访谈用英文进行,由整理者译成中文。在与包筠雅教授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一次次被她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和和献身学术的精神所打动。相信通过此次访谈,读者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包筠雅教授的治学道路和海外书籍史研究的相关动态,也能够感受到一个真正的学者的精神魅力。

【整理者】何朝晖: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献研究所教授

13

14

关于《为刻而书》书评与回应的引言

【作者】金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14

15

书籍史研究“中国化”的新进展

——评孙修暎《为刻而写:

晚期中华帝国的出版与文本权威的制造》

【摘要】本文指出孙修暎《为刻而写:晚期中华帝国的出版与文本权威的塑造》一书重视精英文献,由此切入晚期中华帝国的书籍史研究,有力地回应了书籍史研究能否适应中国古代历史情境的质疑;充分肯定了孙修暎解读《虞初新志》遭禁原因的创新性,并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虞初新志》这样的连续出版物遭到严格的出版审查,不能仅从其促成文人圈更加团结、威胁晚期中华帝国国家管制的角度来考察。

【关键词】书籍史;张潮;王晫;《虞初新志》;精英文献

【作者】尧育飞: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15

16

私刻的书籍社会史

——评孙修暎《为刻而写:

晚期中华帝国的出版与文本权威的制造》

【摘要】本文具体阐述了孙修暎《为刻而写:晚期中华帝国的出版与文本权威的塑造》一书中各章的主要内容,指出该书凭借其鲜明的问题意识、新方法以及细致缜密的论述过程,是一部值得中国印刷出版史、书籍史的研究者深入学习的佳作。

【关键词】文本权威;《檀几丛书》;私家刻书;书籍史

【作者】徐世博:暨南大学历史系博士后

16

17

12

12

略读孙修暎《为刻而写:晚期中华帝国的出版与文本权威的制造》

【摘要】本文对孙修暎《为刻而写:晚期中华帝国的出版与文本权威的塑造》一书予以高度的评价,指出该书从从新颖的角度对出版史和书籍史进行切入研究,在论述过程中,不但对印刷史、印刷史的以下普遍观点进行质疑,而且提出了新的假设,并以比较科学的方式展开论证。同时,本文期待能够进一步探讨私刻事业在19世纪中国树立文本权威的情况,希望能够看到作者对私刻与晚清近代报刊兴起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关键词】文人私刻;书籍审查;文本权威;印刷

【作者】王慧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7

18

书评回应

【摘要】本文是美国康奈尔大学亚洲学系助理教授孙修暎围绕新著《为刻而写:晚期中华帝国的出版与文本权威的塑造》,对三位评论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回应,分享该书的成书背景,并期待学界对该书中所涉问题有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文人出版;书信集;图书审查;手稿;印刷

【作者】作者孙修暎,美国康奈尔大学亚洲学系助理教授;译者王伊琪,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

18

出版史小索引

本刊目录、卷首语与摘要

一本正经的学术萌:我是《中国出版史研究》丨2016年第1期丨2017年第2期丨2017年第3期丨2017年第4期丨2018年第1期丨2018年第2期丨2018年第3期丨2018年第4期丨2019年第1期丨2019年第2期丨2019年第3期丨2019年第4期丨2020年第1期丨

本刊文章选载

杨焄:《三只小猪》汉译史钩沉丨李振荣:吕叔湘和周振甫丨于萌:开明书店国学教材丨何朝晖:木拓法帖与印刷术丨戴海斌:张之洞电稿丨刘向东:古代活字印刷丨吴永贵:西式中文活字丨辛德勇:罗振玉旧藏铜活字丨殷晓岚:《竺可桢全集》出版侧记丨艾俊川:从文献角度看罗振玉铜活字丨李俊:《杜甫诗选注》作者编辑互动述略丨刘姝:章太炎《国学概论》版本流变丨刘兰肖: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丨许静波:上海近代书业技术革新丨于淑敏:陈原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丨高嘏伟:高校古籍整理卅五年丨陈万雄:香港出版的历史与现状丨陈铮:《孙中山全集》出版始末丨章宏伟:上海开埠与中国出版新格局丨于淑敏:陈原与《现代汉语词典》丨欧阳敏:民国时期中华书局的产权制度丨何朝晖:中国古代出版史研究丨李伯重:明代出版业的发展丨陈铮:李侃与中华书局近代史类图书出版丨于淑敏:陈原对张元济研究的学术贡献丨范军:民国时期开明书店的非正式制度丨赵生明:延安时期的新华书店丨章雪峰:崇文书局工匠精神丨李明杰:近代湖北官书局刻书论略丨

本刊口述史选载

李行健:吕叔湘先生教我做出版工作丨程毅中: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给我的机遇和考验丨夏剑钦:我在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中的三次幸遇丨蔡学俭:我的出版之路丨与杨牧之先生谈出版专业分工政策丨陈树荣:澳门印刷出版业史略丨李频:《文化与生活》创刊访谈录

刊 物 简 介

《中国出版史研究》是由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华书局有限公司主办的学术季刊,16开,192页,2015年8月创刊。在2019年3月26日发布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研究报告》中,本刊在新闻出版类期刊中,全文转载量名列第九,全文转载率名列第一,综合指数排名第三。《中国出版史研究》以“记载出版历史,探索出版规律”为宗旨,立足中国出版史研究的理论探索、史实发掘和史料整理,以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史上重要的出版活动、事件、人物、机构等为研究对象,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探索中国出版发展规律,为繁荣中国出版史研究、推动中国出版事业发展服务。

订阅方式:

1、直接到当地邮局订阅,或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邮发代号:80-142。

2、电话订购:(010)63458246 63453762 吴老师

3、网上购买渠道:登陆“杂志铺”网站(www.zazhipu.com),在搜索栏搜索“中国出版史研究”,即可看到相关订阅信息,按网站购物流程购买即可。

季刊,大16开,季初月20日出刊

国内统一刊号:CN10-1176/G2

ISSN 2095-8889

邮发代号:80—142

每期定价58元,全年4期,共计232元

记载出版历史 探索出版规律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政编码:100073

联系电话:010-63458238

微信号:chubanshiyanjiu

名称:中国出版史研究

戳一戳查看最萌期刊介绍

原标题:《《中国出版史研究》2020年第1期文章摘要》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