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个案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个案研究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第三节 个案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 个案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024-06-03 11: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三节 个案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一、个案研究基本原则

  1.综合性原则   个案研究的综合性原则是指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需要运用调查法、测量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在涉及的材料方面,常常需要收集研究对象各方面的材料,进行全方位研究;在对材料的分析上,需要运用定性和定量等多种具体的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对个案的诊断涉及身心问题与各种影响因素应在综合分析基础上判断。   2.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要灵活处理研究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尤其是在对研究对象进行个别访谈时出现的各种变化。对于不同的问题、不同研究阶段以及不同的研究对象,应根据需要和进展,调整研究进程和研究内容;选择或变换更为恰当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由于研究对象具有单一性,其研究的进程要根据研究者的需要进行调整,体现出主动、灵活的特点。   3.谨慎性原则   由于个案研究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涉及研究对象的各方面内容,因此,研究时必须注意材料的报道是否经对象同意,是否涉及研究对象的一些隐私和秘密。尤其是在个人个案研究中,要注意尊重、信任与细心询问,明确提问和委婉了解相结合,这些都要求个案研究必须坚持谨慎性原则。

  二、个案研究的方法

  根据个案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追踪法(追踪研究法)   个案追踪法就是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跟踪研究单个的人或事,搜集各种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一种研究方法。追踪研究短则数月,长达几年或更长时间。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陈鹤琴对他的长子进行了长达3年的追踪研究,就是例证。   追踪法的运用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课题。   确定课题首先要明确追踪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确定追踪研究对象是个人还是团体或机构,要追踪研究对象的哪些方面,追踪旨在了解哪些情况,研究者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步:实施追踪研究。   实施追踪研究也就是这一研究的动作。从收集资料开始,就要紧紧围绕课题内容展开。不能让重要信息遗漏,也不能被表面的现象迷惑。追踪研究需要较长时间, 一定要有耐心, 研究者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第三步:整理和分析资料。   把搜集到的各种个案资料,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揭示出个案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第四步:提出改进建议。   研究者要根据对个案追踪的结果,进一步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实施因材施教,指导和促进个案的发展。   2.追因法   实验法先确立原因,然后根据原因去探究产生的结果。追因法则是先有结果,然后根据发现的结果去追究发生的原因。例如,某学生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我们去追寻他的成绩下降的原因,这就是追因法。追因法正好是把实验法颠倒过来,中小学教师在实际研究中,大多数都是运用此法而立案研究的。   实施个案追因研究有这样几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结果和要研究的问题。   这一步工作是确立研究问题之前先证实结果。如果结果得不到证实,那么在后面的研究中找出的原因也就不能确定。例如某高中一女生平时在校表现较好,成绩在班级前五名,又是班级干部、学生会的干部,与同学关系和善,但在高考后的第三天突然自杀,那么该生为什么要自杀呢?我们可以把它确立为研究的问题。   第二步:追因假设。   明确了事实发生后的结果,接着就要寻找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这些原因最初是假设的,还没有经过验证。假设导致结果的原因应尽可能全面,只要合理就不怕数目多。对已成事实的各种原因之间的关系也要进行假设。这一步骤对于后面工作的进展具有决定意义。例如:分析一位学生自杀的原因我们可以做如下几种追因假设:①高考成绩不佳,心理不平衡; ②失恋; ③与父母或老师发生矛盾,等等。   第三步:设置比较对象。   为了追寻导致结果的原因,研究者可以采取两种途径设置比较对象。一种是设置结果相同的若干比较对象,从中找出共同的因素,即前面假设的原因。另一种设置结果相反的若干比较对象,找出相反的因素, 从反面找出真正原因。 例如我们研究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或以找出若干个品德不良学生,从中找出他们品德不良形成的共同因素;也可以找出几个品德优良学生与品德不良学生对比,探究两者成长过程中的不同之处,从而找到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真实原因。   第四步:查阅资料和对比。   研究者可以从研究对象有关资料中看看是否具有前面假设的原因。这一步骤非常重要,要做得特别细致,因为教育现象是复杂的,导致某项结果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对这些可能的原因又不能等量齐观,它们所产生的作用在程度上有差别,而且有时在单个考虑每一原因的情况下,原因所表现的作用是一回事,而把几个原因综合地加以考虑的情况下,这个原因所发挥的作用就会是另一回事。这种综合作用可能要比原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因单独的力量之和大得多。这时就可以看出,在深入研究这一些复杂的教育现象的过程中,有时还要找出原因之间的关系。   第五步:检验结果。   找出原因尚有待进一步检验。最后的检验办法是看有同样原因存在的其他许多事例中是否有同样的结果发生。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假定仍然不能成立。如果有的话,二者因果关系的信度就大了,经过初步检验,就可能把那些假的原因淘汰掉,而导致此项结果的某个或某几个真正的原因就可以呈现出来。这时为了慎重起见,还可以多举一些事例反复验证。最后为了进一步验证得出的结论,还可以把这一结论当作假设,有计划地组织新的实验。这样把个案追因法和实验结合起来研究,所得结论的可靠性与学术价值就更大。   3.临床法   临床法也叫做临床谈话法,往往通过谈话的形式进行。这一方法既适用于陷于困境儿童的研究,也适用于正常儿童的研究。前者旨在解决个案的问题;后者旨在由特殊个案发现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临床谈话法的方式可以是口头谈话,即面对面的交谈;也可以是书面谈话,即问卷谈话。   临床法应用的一般过程如下:   ⑴由教师、父母或学生本人提出具体的行为问题或学习问题需要帮助,然后观察他的行为。   ⑵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教育测量情况、同伴评价、家庭情况以及该生在各种环境中的表现,明确当前的情况。   ⑶根据学生的发展史,学校记录和家庭历史等资料,了解其过去的历史。   ①找出行为的一惯性。如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在所有情境中发生,还是只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   ②找出行为的模式,即使行为前后有不一致,也可能是一种有意义的模式。   ③找出可能的动机   ⑷根据可能的假设设计处理方案。   ⑸根据初步处理的结果判别假设是否正确,是否需要修改或者必须完全推翻。   ⑹为了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一般宜用实验法再加以检验。   4.活动产品分析法   通过对研究对象活动产品如作业、书稿、日志、教案、总结、绘画、工艺作品等等的分析,从而对个案状况作出准确判断的一种研究方法。如研究学生的新概念作文,可以了解学生认识、情感、技能、创造性等发展水平。   运用这种方法应注意如下事项:   ⑴活动产品应该是被研究者(个案)自己创造的,即模仿抄袭的成分少。   ⑵应搜集多方面的产品,避免以偏概全。在多方面搜集产品的基础上,突出可采用的有价值的产品。   ⑶具备深入分析产品的技能。要从分析中得出可靠的结论,这种结论不仅局限在对产品的表面分析,关键还在于透过产品分析产品创造者的心理状态与发展水平。   5.教育会诊法   教育会诊法是指召集有关教育专家学者(尤其是教师集体)通过讨论,就个案(学生的行为)作出鉴定,作出对研究对象比较客观公正的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特点是集体性、公正性、简便性。   巴班斯基认为教育会诊通常包括六个环节:   ⑴明确会诊目的;   ⑵确定会诊参加者;   ⑶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详细说明对某一学生的看法,并列举理由;   ⑷组织集体讨论,广泛交换意见;   ⑸为该生(个案)作出鉴定,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⑹根据学生的鉴定材料,教师对集体或个人的教育工作进行自我反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