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流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东流老街在哪 东流镇

东流镇

2023-09-16 13: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百科分类: 安徽乡镇

  东流镇位于皖南江边,属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辖镇,距安庆上游35公里,九江下游121公里。东流镇是东至县的第二大集镇,东界尧渡、查桥、张溪、西临长江,北接瓦垅乡,南滨七里湖。有沿江高速、206国道、安(庆)九(江)公路和铜九铁路经镇而过,地域面积122平方公里,人口3.75万人,建成区集中在沿江高速以南,面积为3.71平方公里。有东至华源纺织公司和国风超细粉厂二家大型工业企业和6家上规模企业,是池州市的经济强镇。东流镇被列为安徽省“百家示范集镇”,1996年被评为“安徽省先进小集镇”。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东流镇 所属地区: 中国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辖镇 下辖地区: 丁湖村、狭阳村、施畈村、白密村、长岭铺村、金山村、城东村、五星村、叶村村、顺利村、长安村、张岗村、密丰村12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 建立时间: 公元953年 面积: 122平方公里 人口: 3.75万人 著名景点: 陶公祠、东流老街、天然秀峰双塔 地域名人: 陶渊明

  区位优势

  东流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位于县城西北部20公里处,尧度河由此入江,滨临长江黄金水道,拥有客、货、渡等专业码头11个,其中3000吨级泊位2个,渡口2处,是东至县货物中转站和集散地。206国道和在建的沿江高速,京福高速、铜九铁路贯穿境内,扼水陆交通咽喉,长途客车可直达上海、常熟等大中城市,北距318国道仅26公里,越长江大桥抵安庆机场可江河海连运公铁水并通人流物流通畅快捷。

  历史沿革

  公元953年设东流县,历史变迁而县制无有更易,1952年建城内镇,1953年改为城关镇,1958年撤消城关镇,成立城东人民公社,1961年划属双塔区,1964年从设东流镇,1969年并入向东公社,1972年改为东流社,1978年在设东流镇,1985年升为县属镇,撤区并乡村时,将长安、长岭乡并入东流镇,逐升为付县级镇。东流镇历经千年沧桑,现存的全中国36部名志之一的《东流县制》详述了古邑历史。

  命名由来

  东流镇濒临长江南岸,取“大江曲折来,到此如东流”诗句中的“东流”为名,晋代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曾在东流种菊,古称东流为“菊所”、“菊邑”;还因镇内秀峰、天然两古塔对峙,又称“双塔”。

  地理位置

  城镇发展

  东流镇功能齐全按“一心 、双冀,五组团”的城市规划格局,城区现划分为三个功能区:一是东北工业区;二是西 南旅游居民区;三是镇中政治、经济、文化区 。现有二纵、三横主干街道。人均绿化面积30平方米,水、电、邮政、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文、教、卫生体系齐全,车站、码头配套。东流镇党委、政府围绕“工业大镇、文镇、旅游重镇、经济强镇”的目标,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基本概况

  东流镇现辖丁湖村、狭阳村、施畈村、白密村、长岭铺村、金山村、城东村、五星村、叶村村、顺利村、长安村、张岗村、密丰村12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3.75万人口,镇城面积122平方公里,是安徽省百强中心建制镇之一,已成为一座功能齐备的商贸工业城。东流镇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陶公祠、秀峰塔、天然塔、东流老街古建筑群、大历山风景区、升金湖保护区等。其中升金湖被列为国家级保护自然生态保护区,是一级保护珍禽丹顶鹤的栖息地。东流工贸发达。镇内有工业企业20多家,形成以服装、造船、化工、食品、酿酒、建材、皮革、五金、漂染等支柱产业,镇内商贾云集、贸易繁荣,形成了农贸、竹木、水产品、针纺织品、小商品和粮油六个专业市场。

  基础设施

  东流镇功能日趋完备,党委、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日产15000吨的东至第二自来水厂和35千伏变电所,开通容量为8000门的程控电话,2.5公里的主街长江路浇筑了水泥路面,安装了路灯,塔基工业区、陶公居民小区初具规模,陶公路、沿江路、泉东路框架基本形成,东尧工贸走廊建设正在规划。东流镇被列为安徽省“百家示范集镇”,1996年被评为“安徽省先进小集镇”。东流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东流镇现有中学4所,小学14所,幼儿园2所。东流中学历史悠久,为安徽省传统体育项目先进单位,东至县第二人民医院、东至县血防专科医院拥有病床200多张、医护人员250多人,广播电视发展迅速,有线电视覆盖全东流镇及周边地区。新华书店、电影院、舞厅、宾馆等文化娱乐设施齐全,极大地丰富了城镇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旅游资源 

  东流镇人文荟萃,陶渊明、王安石、范仲淹、陆游、朱熹、于谦等众多历代名流驻足东流,留下诸多历史篇章。东流镇山川秀丽,丘陵、平原相间,山水傍依,环境极为优美。古建筑风范与现代建设成就相互映衬,体现千年古镇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城镇的崛起。陶公祠、东流老街、天然秀峰双塔为安徽省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历山为国家AA级风景区,升金湖为国家湿地保护区,有“中国鹤湖”之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孕育着丰盛的水禽鸟类和水生植物,每年在此越冬繁殖的鸟类达17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二级保护鸟类13种,其中有中国最大的白头鹤种群,占世界总数5%,东方白鹤占世界总数1/8。湖而烟波浩森,水天一色,集科教、旅游、观光为一体,令人流连忘返,给人暇想无限。

  经济发展

  东流工贸发达,农业及矿产资源丰富。东流历来为东至县的工业重镇,镇内现有工业企业54家,开发了一批市场上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形成了以东至华源为龙头的东至纺织业和造船、航运业,以魏氏禽业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市场发育完善,百货、土产、五交化、医药、农资、木材、粮油、燃料、水产、果品等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具有农贸、竹木柴炭、水产品、针纺织品、小商品和粮油等六大专业市场。农业以粮油、棉为主,东流大米(香米)为出口创汇产品,水产品居池州市前列,年产量3500吨,特产有鲥、鳗、刀鱼、鳖、螃蟹、麦鱼等。林业有板栗、桃、梨、柿、银杏等。畜禽发达,东流水牛为全中国优良品种,被安徽省农学院列入大学教科书,东流板鸭为地方特产。此外东流有丰富的大理石、石灰石、煤锰、白瓷土等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

  东流自然资源丰富,物阜民丰。农业以粮、油、棉为主,东流大米晶莹透明,为出口创汇产品。水面养殖历史悠久年产水产品3千吨,特产有鲥鱼、刀鱼、鳖、螃蟹、麦鱼等。畜牧业发达,东流水牛为全中国优良品种之一,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金国粹著《东流水牛》一书列入大学教科书。东流板鸭肉肥而不腻,食后回味无穷,产品远销江浙等地。东流镇不定期有丰富的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煤、锰、白瓷等地下矿业资源。农业盛产棉花、水稻、油菜;水特产品种繁多,产量大,是长江三大时鲜的产出地;森林覆盖率达65%,主要有松、杉、樟、竹;畜禽业以牛、羊、鸭为甚,“东流水牛”获部级科技改进一等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