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奖项!他们何以摘得?丨科创周刊(116)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专利代理师属于几级 国家级奖项!他们何以摘得?丨科创周刊(116)

国家级奖项!他们何以摘得?丨科创周刊(116)

2023-07-07 21: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此前颁发的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各类奖项中,我市4家单位、2位个人、2个地区获奖励。走进获奖的高校、科研院所,可以发现,他们正通过灵活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贴近企业的真正需求,攻坚行业的技术难题,让一个个科研项目从实验室走出去,赋能产业一线,结出产学研合作之果。

以全方位服务,为产学研营造更优环境

  走进“获奖单位”江南大学,可以发现,这所高校为产学研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专业化独立技术转移机构和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全流程技术转移模式、专业化技术转移团队,形成政、产、学、研、用、金、介融合互促的技术转移体系。近几年,该校每年签订技术合同近两千份。

  其中,本地化是一大特色。无锡每个市(县)区都建立了江大技术转移平台,与江南大学共建“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特殊食品)”等6个创新平台。同时,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一期子基金,规模1.25亿元,储备项目67个,完成投资2个,投资金额1700万元,促进科技成果本土转化。

  产学研合作的成效,与改革也密切相关。自2020年起,江南大学实施专利“作价入股”改革,改变了以往专利以转让和许可为主的“买断式”方案,改为专利完成团队(或主要完成人)和学校以95%:5%比例进行分割,5%的部分由专利团队向学校买断。“在以往,高校专利是职务科技成果,属于国有资产,往往管理严格。采用‘作价入股’的方式后,更方便我校老师长期跟踪专利转化的项目,让项目发挥更好的成果转化作用。”江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学研服务的“全方位”,正形成强大合力。在学校体系设置上,江南大学形成了“提案管理”“专利状态统计管理”等全流程智能化专利管理,结成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科研果实,给予成果转化充分的“种子库”。在知识产权服务上,学校围绕江南大学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与专利代理、运营推广、评估评价、法律服务、基金与投融资、企业孵化等领域的服务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用最合适技术,解决企业的痛点

  对不少企业、科研院所而言,产学研的对接更重要的是——合适。这些年,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将自身发展与无锡高新区的产业发展相结合,搭建了区校一体化发展的组织平台来做深、做实产学研合作。

  与企业技术研发一线更贴近。去年12月,无锡科院派出博士团队入驻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事业部,并在企业设立“博士工作站”。截至2023年4月,该团队与企业的算法工程师联合攻关,先后完成“芯片导线微焦距X光检测”“集成电路BGA测量与异常报警”等5个算法,签署2项横向课题,并重构了工业视觉检测算法流水线及上位机系统架构,为合作企业打造了以数据集标准化为前提的工业CT人工智能算法库、X光工业视觉软件等工业软件平台,形成了校企长效合作机制。

  与区域产业发展趋势更合拍。该校科技处处长华冬芳介绍,科院与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合作共建“无锡高新区智改数转公共服务中心”,实施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服务工程。这个中心在校内外遴选优秀人才组建多个智改数转服务项目团队。每个项目团队都有来自不同领域的5名专家成员,为每家企业提供不少于4次的现场诊断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形成智能制造诊断咨询报告和解决方案。2022年,该中心完成111家企业智能制造诊断服务,积极推动了高新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进程。

  与产业人才培养需求更契合。此时恰逢就业旺季,今年无锡科院与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订单班里,超七成进入指定企业就业。“在双选的过程中,还有不少智能制造专业的学生也选择了奥特维,为企业共计输送80余名人才。”该校科技处综合科科长吕佳介绍。近年来,无锡科院建成“芯火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奥特维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5个特色产业学院,打通了产教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沾泥土接地气,在产业土壤开出科研之花

  在产学研合作中,新型研发机构表现亮眼。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院长丁汉,也在此次的获奖名单内。由他带领的这家研究院,一方面积极转化科研成果,孵化出一批发展势头优良的科创企业;另一方面与企业深入对接,助力他们在智能化道路上加速驰骋。

  做好产学研,需要深入一线找到契合点。“要深度扎进、融入企业、行业、产业,以需求牵引为前提,实现解决问题、结果导向、创造服务价值和围绕问题、研究开发、提升自身能力的良性互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进仪表示。事实上,科研院所“沾泥土、接地气”,攻克一线的共性难题后,往往能拿出“叫好又叫座”的产品。比如该研究院研发出的“高性能动力电池的超薄包覆技术和装备”项目,颠覆了当前工业界对锂电池的干法或湿法包膜技术,研发了基于原子层沉积的锂电池正极、负极及隔膜纳米可控、均匀致密的超薄膜包覆涂层装备,提高了电池材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一科研成果已在国内光伏行业的多个龙头企业中应用,并且斩获多个奖项。

  与企业合作,正从完成项目走向共同打造行业标杆。今年5月,举行了华科大无锡院和远东通讯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光纤智能感知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此前,华科大无锡院已经和远东通讯具备合作基础。为进一步加快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华科大无锡院与远东通讯达成了全面合作的共识,并依托光纤智能感知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未来,双方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企业实际需要,发挥各自优势,创新合作形式,共同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应用,加快成果转化,打造行业标杆。

  如今,华科大无锡院已从初始的几人团队发展成由研究院、孵化企业构成的600人团队,陆续为2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公益性的智能制造诊断,也陪伴一批初创企业成长为行业中具备知名度的企业。

· 科创新知

高企申报知识要点① 

高新技术企业是什么样的?

高企数量,展现出一个城市的科创能力,关乎城市产业发展。当前,新一轮的高企申报已经开始。为此,本周刊联合市高企协会,将陆续解读“高企云课堂”相关知识点,以期帮助相关企业更顺畅地迈入高企行列。本期围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要求进行要点解读。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义:

  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

  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

  1.成立时间: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2.知识产权: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3.技术领域:对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4.科技人员占比: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5.研发费用占比:①当年销售收入小于等于5000万元,近三个会计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值大于等于5%;②当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到2亿元之间(包含2亿元),占比大于等于4%;③当年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占比大于等于3%。

  6.高品收入占比: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其中主要产品收入占比不低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50%。

  7.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8.质量安全: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是指企业须注册成立365个日历天数以上;“当年”“近一年”均指企业申报前1个会计年度;“近三个会计年度”是指企业申报前的连续3个会计年度(不含申报年);“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是指申请前的365天之内(含申报年)。

  三、高企认定中科技人员的界定:

  企业科技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专门从事上述活动的管理和提供直接技术服务的,累计实际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的人员,包括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

  该办法中并未对科技人员的学历作具体规定,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均可纳入科技人员范围,但科技人员学历普遍偏低会成为高企申报的不利因素。

  是否为科技人员的主要依据是由工作岗位来判断的,科技人员的工作内容要紧紧围绕研发项目的开展,如市场调研、数据收集、图纸设计、样品测试等岗位的人员均可界定为科技人员。但上述人员都要求累计实际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这是高企认定的一个特殊要求。

来源:《科创周刊》第116期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市科学技术局联合主办

记者:崔欣润

主编:高琼玲

版面编辑:胡桃、杨雯仪

新媒体编辑:王琪

编审:沐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