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加密模块hashlib与base64怎么使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ython提供的模块 Python的加密模块hashlib与base64怎么使用

Python的加密模块hashlib与base64怎么使用

2023-03-01 08: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Python的加密模块hashlib与base64怎么使用 发布时间:2023-02-24 11:13:40 来源:亿速云 阅读:83 作者:iii 栏目:开发技术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的加密模块hashlib与base64怎么使用的相关知识,内容详细易懂,操作简单快捷,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相信大家阅读完这篇Python的加密模块hashlib与base64怎么使用文章都会有所收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hashlib 模块

hashlib 模块的介绍hashlib 模块中拥有很多的加密算法,我们并不需要关心加密算法的实现方法。只需要调用我们需要的加密函数,就可以帮助我们对数据进行加密。

它的加密算法有很多,不仅如此,hashlib 中很多加密算法加密难度很大,所以加密后的数据很难被破解(这里的很难被破解是相对而言的,比如MD5、sha1、mysql、ntlm就可以在 cmd5 通过穷举的方式进行明密文的对应查询。),这就是 hashlib 强大的地方。既然无法破解也就无法解密,所以hashlib 中的加密方法都是不可逆的。

hashlib 模块中的常用加密方法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下 hashlib 中常用的加密算法:

Python的加密模块hashlib与base64怎么使用

以上的加密函数都有一个 byte 类型的参数,通过调用对应的函数会返回一个 hash对象。所谓 hashlib 就是一种加密方式。sha1、sha256、sha512 的区别就是 数值越高,被破解的概率就越低。

hashlib 模块生成加密字符串示例:

import hashlib   hashobj = hashlib.md5(b'Hello_World') # 将 'Hello_World'以 byte 形式传入,通过 md5 加密 赋值给 hashobj 对象 result = hashobj.hexdigest() # hashobj 通过 hexdigest() 函数的16进制生成加密字符串赋值给 result print(result)   # >>> 执行结果如下: # >>> 486b98e454e54f44e811b9c62857f8f7hashlib模块情景练习

大家可能有一个疑问, hashlib 模块加密后的无法解密获取原始数据,那我们加密后的信息有什么用呢?实际上场景有很多,我们今天就来举例一个场景。

比如我们的用户需要某一个服务的帮助,用户每次请求服务都需要一个凭证。这个凭证信息是通过加密的方式生成的字符串,并且该加密方式是双方达成一致,标准相同的。当用户请求该服务的时候,带上这个加密的字符串,服务会通过响应的加密规范也生成一个字符串。如果用户带过来的凭证的字符串与服务计算出来的凭证的字符串完全一致,则证明用户请求的这个服务是一个合法的请求,反之则不合法。

那么定义这样一个认证签名字符串就需要两个数据和一个模块,模块就是 hashlib ,数据1就是 用户与服务之间达成共识的一个基础签名 ,我们定义它为 bash_sign ;数据2我们可以使用 用户请求服务生成凭证的时间戳,我们定义它为 user_timestamp 。

代码示例如下:

# coding:utf-8     import hashlib import time   bash_sign = 'signature'  # 定义一个基础签名变量   def user_request_client():          # TODO 用户签名     user_time = int(time.time())    # 获取用户请求服务生成凭证的时间戳 ;python 的时间戳是浮点类型,这里转成整型。     _token = '%s%s' % (bash_sign, user_time)             # 定义一个加密之前的token,将 bash_sign 与 user_time 传入     hashobj = hashlib.sha1(_token.encode('utf-8'))       # 由于参数是 byte 类型,所以我们需要将 _token 进行编码     user_token = hashobj.hexdigest()        # 将 bash_sign 与 user_time 通过 sha1 加密的字符串 赋值给 user_token     return user_token, user_time     def service_check_token(token, user_timestamp):          # TODO 服务器校验签名     _token = '%s%s' % (bash_sign, user_timestamp)        # 服务器接收用户请求传入的 token 与 时间戳     service_token = hashlib.sha1(_token.encode('utf-8')).hexdigest()     # 服务器的 token ,加密方式与用户请求加密方式一致     if token == service_token:      # 校验加密串的合法性,若校验不通过,拒绝用户的服务请求         # print(token, '---', user_timestamp)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if __name__ == '__main__':     need_help_token, timestamp = user_request_client()     # time.sleep(1)                 # 取消注释后,时间错不一致则会 签名校验不通过     # result = service_check_token(need_help_token, time.time())          result = service_check_token(need_help_token, timestamp)     if result == True:         print('用户请求服务签名校验通过,服务器提供对应服务')     else:         print('用户请求服务签名校验未通过,服务器拒绝提供对应服务')          # >>> 执行结果如下: # >>> 用户请求服务签名校验通过,服务器提供对应服务

所以这一种验证需要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我们生成传入的 token 以及 时间戳,第二个就是 token 是否是按照我们定义好的标准生成的;

这两个不管是那一个出错了,服务器校验签名都是不通过。这也是 hashlib 模块 常用的场景之一,大家也可以尝试拓展一下思维,还有哪些场景适用于这种不可逆的算法。

base64 模块

base64 模块的介绍base64 加密模块也是一种通用型的加密算法,与之前我们讲的 json 模块一样,在很多编程语言中都有 base64模块且功能基本相同。 所以在任何编程语言中,都可以将base64加密的字符串进行解密。

既然都可以进行解密,那么带来的问题就是没有安全可言了。其实不然,我们自然有办法去解决。稍后我们通过一个小练习来解决这个问题。base64 模块 模块中的常用方法

Python的加密模块hashlib与base64怎么使用

注意:encodestring()函数 与 decodestring() 函数 虽然从名字上来看是对 字符串 进行 加密解密,但是在用法上需要对字符串进行 byte 类型的转换,然后再执行对应的加密解密操作。

encodebytes()函数 与 decodebytes() 函数 功能、参数、返回值 与字符串加解密一致,实际上在 python3.x 中,官方更推荐使用着一组函数进行加密和解密。

base64 模块的情景练习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 base64 模块的 加解密演示那里:

注意:由于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通过 byte 类型进行数据的加密与解密,所以我们可以对加密、解密进行一个封装。

# coding:utf-8     import base64 def encode(data):       # 编码函数     if isinstance(data, str):           # 判断传入的 data 的数据类型         data = data.encode('utf-8')     elif isinstance(data, bytes):         data = data     else:         raise TypeError('传输的 \'data\' 参数需为 bytes 或 str 类型')       # print(base64.encodebytes(data))     # print(base64.encodebytes(data).decode('utf-8'))     return base64.encodebytes(data).decode('utf-8')     # 加密后的 data 格式为byte类型,需要进行解码为字符串,参考上两行代码   def decone(data):     if not isinstance(data, bytes):         raise TypeError('传输的 \'data\' 参数需为 bytes 类型')       return base64.decodebytes(data).decode('utf-8')   if __name__ == '__main__':     result = encode('signature')     print('base64 编码后的结果为:', result)       new_result = decone(result.encode('utf-8'))     print('base64 解码后的结果为:', new_result)      # >>> 执行结果如下: # >>> base64 编码后的结果为: c2lnbmF0dXJl # >>> base64 解码后的结果为: signature

但是就像上文我们提及的一样,既然所有人都知道 base64 的加密方式与解密方式,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对我们的 base64 加密的密文进行字符串替换的二次输出。(所谓的二次输出,其实就是二次转换的过程。)

比如我们定义三个字符串专门用作加密后的某个字符的替换,代码示例如下:

# coding:utf-8 import base64   replace_one = '$' replace_two = '%' replace_three = '='   def encode(data):       # 编码函数     if isinstance(data, str):           # 判断传入的 data 的数据类型         data = data.encode('utf-8')     elif isinstance(data, bytes):         data = data     else:         raise TypeError('传输的 \'data\' 参数需为 bytes 或 str 类型')       # print(base64.encodebytes(data))     # print(base64.encodebytes(data).decode('utf-8'))     _data = base64.encodebytes(data).decode('utf-8')     # 加密后的 data 格式为byte类型,需要进行解码为字符串,参考上两行代码     _data = _data.replace('c', replace_one).replace('2', replace_two).replace('l', replace_three)   # 替换 'c'、'2'、'l'     return _data   def decone(data):     if not isinstance(data, bytes):         raise TypeError('传输的 \'data\' 参数需为 bytes 类型')       return base64.decodebytes(data).decode('utf-8')   if __name__ == '__main__':     result = encode('signature')     print('base64 编码后的结果为:', result)       new_result = decone(result.encode('utf-8'))     print('base64 解码后的结果为:', new_result)

执行结果如下:

Python的加密模块hashlib与base64怎么使用

既然加密进行了二次转换,那么解密的时候同样需要进行二次转换才行,所以我们需要重构一下 decone() 函数。

def decone(data):     if not isinstance(data, bytes):         raise TypeError('传输的 \'data\' 参数需为 bytes 类型')       replace_one_decone = replace_one.encode('utf-8')        # 需要将二次转换的变量已 byte 的形式进行解码     replace_two_decone = replace_two.encode('utf-8')     replace_three_decone = replace_three.encode('utf-8')       data = data.replace(replace_one_decone, b'c').replace(replace_two_decone, b'2').replace(replace_three_decone, b'l')       return base64.decodebytes(data).decode('utf-8')

运行结果如下:

Python的加密模块hashlib与base64怎么使用

通过这种方法,只有具体的开发人员与使用的业务人员才知道这种二次替换的方式,需要通过那些字符进行加密或者解密。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关于“Python的加密模块hashlib与base64怎么使用”这篇文章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感谢各位的阅读!相信大家对“Python的加密模块hashlib与base64怎么使用”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大家如果还想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关注亿速云行业资讯频道。

推荐阅读: python如何实现字典推导 什么是Java、Python、JavaScript、PHP、C/C++编程语言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python hashlib base64 上一篇新闻:react拖拽组件react-sortable-hoc如何使用 下一篇新闻:C语言中函数返回值不一致问题如何解决 猜你喜欢 怎么通过网站API接口查询ICP域名备案信息 怎么真正掌握Web前端技术 Web开发工具有哪些 Context-React如何跨组件访问数据 好程序员web前端教程分享常见基础面试题之性能优化 好程序员web前端分享H5高级工程师学习思路 bootstrap-表单控件——按钮 Jitamin在CentOS下面的安装部署过程 (一) js对象怎么根据时间进行排序 【MAC OS Sierra】PGP邮件加密教程 Id class 变量 的赋值规范 大驼峰和小驼峰 代码的格式和注释的类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