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的八种RAID磁盘阵列原理及优缺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bios的raid是什么意思 超详细的八种RAID磁盘阵列原理及优缺点

超详细的八种RAID磁盘阵列原理及优缺点

2023-12-12 09: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RAID磁盘阵列 1. 磁盘(Disk)单个磁盘的局限性RAID的产生 2. RAID的物理分类3. RAID的逻辑分类RAID 0RAID 1RAID 2RAID 3RAID 4RAID 5RAID 6 4. 混合RAID:RAID 105. RAID小结

1. 磁盘(Disk)

指利用磁记录技术存储数据的存储器。磁盘是计算机主要的存储介质,可以分为软盘和硬盘两类。

单个磁盘的局限性

容量有限,速度也有限。对于现代应用程序来说远远不够。

RAID的产生

充分利用多磁盘的优势——RAID(1988年提出)

RAID (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 磁盘阵列。用多个独立的磁盘组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磁盘组,从而实现比单块磁盘更好的存储性能和更高的可靠性。

2. RAID的物理分类

RAID的物理分类

磁盘阵列按照物理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通过硬件实现RAID功能,俗称硬RAID。硬RAID通常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采用外接式磁盘阵列柜,一般企业级应用需要。二是通过在电脑上加装磁盘阵列卡实现RAID。阵列卡带有缓存和电池,所以读写更快,而且在意外停电时电池可以保持缓存中的数据,等供电恢复时再写入,所以更稳定。磁盘阵列的第二大类型是软件RAID,也就是利用软件模拟RAID,早期的软RAID不太稳定,速度也不及硬RAID,但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软硬RAID差距不再明显。 3. RAID的逻辑分类 RAID 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AID0就是将两块以上的硬盘并联起来,形成一个大的硬盘,这个硬盘的容量等于所有硬盘容量之和。在写数据时:RAID0将数据进行分段分别存入不同硬盘,读写操作由几块硬盘同时处理,因此它是所有磁盘阵列中读写速度最快的。下面的图是一个典型的RAID0系统示意图,其中五个竖条代表五个磁盘,RAID0将磁盘横向逻辑分割,形成了一个个条带,条带横跨过的字节容量就是条带的长度,而一个条带所占用的单块磁盘上的区域称为一个Segment,一个Segment中所包含的data block的个数就是条带的深度。RAID0写数据时将数据分段,按条带并行写入所有磁盘,读数据时RAID控制器会计算出所需数据所处的物理磁盘的扇区号并进行读取。以上可以看到RAID0最大的优点就是读写速度快,并且可以利用所有磁盘空间。但它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没有冗余和容错能力,也就是如果其中一块硬盘坏了,都会导致无法恢复出完整的数据,因此RAID0不适合存储重要数据。 RAID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与RAID0不同,RAID1是一种最安全的磁盘阵列。RAID1模式最少需要两块硬盘,所有硬盘互为镜像,每块硬盘上存储的数据都一模一样,阵列中只要有一块硬盘损坏,数据都可以完整读出来,因此安全性非常高。但是也可以看出RAID1的写性能不如RAID0,因为数据没有分段,要同步的写入所有硬盘,写入时间以最慢的那个为准。并且硬盘利用率低,可用的容量是最小的单硬盘容量。所以RAID1适用于存储重要数据。 RAID 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AID2模式最少三块硬盘,读写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实时编码,并以位为单位分段写入不同的硬盘。RAID2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在读写时采用了汉明码校验算法实时校验数据。(汉明码校验原理见 汉明码(海明码)校验)由于汉明码校验技术比较复杂,硬件开销偏大,RAID2现已被淘汰。RAID 2是早期为了能进行即时的数据校验而研制的一种技术,适用于对数据即时安全性比较敏感的领域。 RAID 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AID3是在RAID2基础上发展而来,它采用了更加简单的奇偶校验算法对数据进行校验,因此硬件开销相对较小。RAID3最少三块硬盘,有一块作为校验盘存放奇偶校验值。奇偶校验值的计算是以各个硬盘的相对应位进行异或的逻辑运算,然后将结果写入校验盘。当要读的数据处于一个损坏的盘时,同时读取同一带区中的所有其它数据块,并根据校验值就可以重建丢失的数据。RAID3在读写操作时,将数据以位分段写入不同硬盘,与0、2一样数据是以条带为单位并行写入的,提高了磁盘的并行度。此外,RAID3与RAID2相比校验盘数量明显减少。但是由于每次读写操作都会访问校验盘,容易损坏,不能校验数据,数据盘损坏,无法恢复数据。 RAID 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AID4和RAID3相似,也是把校验数据单独放在一个硬盘中,只不过4对3做了简单改造,增大了条带深度,也就是数据不再以扇区为单位分割,而是以数据块分割,数据块的大小由系统决定,通常比比特大很多,所以小文件的写入比RAID3快。但RAID4与3一样写性能差,并且校验盘容易损坏。适用场景也跟3一样。 RAID 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AID5与3、4原理相似,同样采用奇偶校验算法对数据进行校验,但不同的是RAID3、4把校验数据存在一个硬盘里,RAID5的校验数据是分散存在各个硬盘里,每个硬盘里都有校验数据P,当一块硬盘损坏,所有其他盘里的数据配合校验信息可以进行恢复,避免了RAID3校验盘坏了无法恢复数据的情况,并且解决了校验盘争用的问题。RAID5至少三块硬盘,以三块硬盘为例的话,每个硬盘的1/3空间作为冗余,存放校验数据,另外2/3空间存原始数据。RAID 5可以理解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中方案。RAID5的读速度与0相近,写速度不如0,因为每次写还要产生其校验数据。但是安全性比0高,硬盘利用率比RAID1高缺点:损坏两块无法恢复。 RAID 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AID6与RAID5相比,也是将校验数据分散在硬盘里,但是增加到了两个硬盘空间存放校验数据,来解决两个盘损坏,恢复数据的问题。这导致RAID6最少需要四块硬盘才行,RAID6模式数据安全性非常高,使用不同的校验算法,计算了两个校验值,分别是P和Q,P是一个分层校验,与RAID345的计算原理一样,Q是一个总体校验,给数据盘加了一组线性不相关的系数,,相当于数学上的两个方程式,可以解出两个未知数,所以RAID6任意坏两块硬盘,都能实现数据完全恢复。安全性相对RAID5更高一级,但因为采用两种奇偶校验算法校验数据,校验数据量是RAID5的两倍,同时校验算法计算量也偏大,导致RAID6读写速度不及RAID5。 4. 混合RAID:RAID 1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除了常规的七种外,还有其他兼有多种优点的RAID,也就是混合RAID,RAID 10是最常见的混合RAID之一。把RAID1和RAID0两种模式合二为一,最少需要四块硬盘,先将两两硬盘作镜像组成RAID1模式,然后把两组RAID1并列组成RAID0模式,这样既保证了数据安全,又大幅提升了读写速度。缺点是可用容量只有总容量的一半。 5. RAID小结 以上可以看出RAID的一个发展过程,从刚开始的RAID0和RAID1极端追求速度和安全,到后面的RAID2到RAID6引入校验技术逐渐权衡两者。在实际应用中,RAID0、1、5、6是比较常见的。虽然除了RAID0以外的其他RAID模式都提供了数据安全保障机制,但是RAID不能替代备份!为了数据的完全安全,仍需要备份存储在RAID上的数据。

参考:《大话存储Ⅱ—存储系统架构与底层原理极限剖析》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