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py中 arange() 的用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arrange的翻译 Numpy中 arange() 的用法

Numpy中 arange() 的用法

2023-08-18 11: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概述

Numpy 中 arange() 主要是用于生成数组,具体用法如下;

2. arange() 2.1 语法

numpy.arange(start, stop, step, dtype = None)

在给定间隔内返回均匀间隔的值。

值在半开区间 [开始,停止]内生成(换句话说,包括开始但不包括停止的区间),返回的是 ndarray 。

2.2 参数:

start —— 开始位置,数字,可选项,默认起始值为0 stop —— 停止位置,数字 step —— 步长,数字,可选项, 默认步长为1,如果指定了step,则还必须给出start。 dtype —— 输出数组的类型。 如果未给出dtype,则从其他输入参数推断数据类型。

返回: arange:ndarray 均匀间隔值的数组。 注意:对于浮点参数(参数为浮点),结果的长度为ceil((stop - start)/ step)) 由于浮点溢出,此规则可能导致最后一个元素大于stop。因此要特别注意

2.3 实例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 utf-8 -*- # @Time : 2019/1/22 9:33 # @Author : Arrow and Bullet # @FileName: range_arange.py # @Software: PyCharm # @Blog :https://blog.csdn.net/qq_41800366 from numpy import * # 引入numpy A = arange(5) # 只有结束项 print(A) # 结果 [0 1 2 3 4] 结果不包含结束项 print(type(A)) # 结果 A = arange(1, 5) # 起点为1,步长默认为1 print(A) # 结果 [1 2 3 4] A = arange(1, 5, 2) # 步长默认为2 print(A) # 结果 [1 3] A = arange(1, 5.2, 0.6) # 浮点数参数,结果就不一定完全符合了 print(A) # 结果 [1. 1.6 2.2 2.8 3.4 4. 4.6 5.2]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 直接评论即可,喜欢有用的话可以点个赞让更多的人看到,如果不够详细的话也可以说,我会及时回复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