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CD治疗适应症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心室除颤阈值的测试

除颤阈值(defibrillation threshold,DFT)概念于1963年第1次提出,定义为终止室颤所需的最小能量[64]。但是"阈值"这个概念并不适用于除颤。因为此处的除颤阈值只是指除颤成功的概率性。临床上通常以成功概率曲线来描述,横坐标为除颤能量,纵坐标为成功率。

DFT的测试方法常用的有两种:10 J安全范围法以及逐级降低能量测试法。前者是以低于最大除颤能量至少10 J以上的能量进行除颤,仅需诱发1次室颤,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方法。逐级降低能量测试法需多次诱发室颤,精确但临床少用。早期ICD只有除颤功能,仅用于室颤患者的治疗。DFT作为ICD植入术中的标准流程,以确认ICD的感知和除颤功能,其作用毋庸置疑。但是随着ICD适应证的拓宽以及ICD工艺和技术的改进,DFT测试是否仍有其必要性,许多学者产生了不同观点。

支持DFT测试的理由:①DFT测试是ICD植入过程的标准流程;②DFT测试中发现高DFT可以及时调整,使患者能接受更有效的除颤治疗;③较精确的DFT测试,可程控较低的除颤能量,而低除颤能量具有充电时间短、对心肌损伤小和节约电能等优点;④自发性室颤的除颤失败是ICD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有报道,没有达到10 J的安全范围是在双相波、经静脉植入导线的ICD患者发生SCD的独立预测因子[65]。若ICD患者出现不明原因死亡,而医生未按标准流程进行DFT测试,可能使医生位于非常不利和被动的局面,出现医学伦理问题[66]。

不支持DFT测试的理由:①诱发性室颤不同于自发性室颤,临床最常见的需要ICD治疗的心律失常是室速;②DFT测试不能预测临床除颤能否成功,DFT测试成功,随访中自发性室颤除颤可能不成功;DFT测试不成功,随访中自发性室颤除颤也可能成功;③有研究报道DFT测试与否不影响长期预后[67]; ④DFT测试有一定风险[68];⑤ICD植入术后发生猝死未必与DFT测试有关,可以由导线和ICD故障所致也可以是除颤成功,但电机械分离引起。

2014年5月在美国心律学年会(HRS)上首次公布了SIMPLE(Shockless implant evaluation)研究[69]的结果。,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在ICD植入过程中,进行DFT测试对患者长期临床预后的影响。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 500例新植入ICD/CRT-D患者,随机分为DFT组(传统组,1 242例)和非DFT组(试验组,1 237例),平均随访(3.1 ±1.0)年。研究结果显示,首次除颤成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组86%,试验组91%,P>0.05)。随访期间的全因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研究结论为:①DFT测试不能提高患者ICD除颤的有效性,也不降低病死率;②DFT测试风险较低,但仍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③ICD植入过程中,推荐不常规进行DFT测试。

建议:ICD植入过程中,针对一级预防的患者,推荐不常规进行DFT测试。而对二级预防的患者,可根据患者基础心脏疾病、心功能状况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类型等,由植入医生决定是否进行DFT测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