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建模师浅谈:3D游戏建模行业在国内发展的前景and职业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3d建模师未来发展方向 职业建模师浅谈:3D游戏建模行业在国内发展的前景and职业发展!

职业建模师浅谈:3D游戏建模行业在国内发展的前景and职业发展!

2024-01-09 00: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先,3d建模师,这个工作首先是个劳动密集的工作,当中不仅仅是建模,贴图,其中美术流程在时间上占了1/2。还有一半时间你是在做法线做低模做uv,这些工作完全是体力活,靠熟练度你可以做的比较好。而这些技术流程,本质上是为了妥协计算机机能不足,或者满足当世代游戏美术流程而产生的,随着计算机发展,这些流程会逐渐降低所占的比重。

而且我们国家是世界人口大国,在生活富足之余,游戏无疑成为了我们的一大消遣。但是现在各样的游戏非常多,一些流行,一些只能被淘汰。所以,我们需要更多人去一起开发游戏,这就导致人才的参差性。

 不了解职业建模师的话可以看这里,或者关注UP主哦!

https://space.bilibili.com/1972159854?spm_id_from=333.1007.0.0

其次,3d建模处于整个游戏流程的末端环节,成为3d建模师,并不是可以完全了解整个游戏制作流程的,更多的乐趣来自于你依托于 原画 创建出了令人信服的3d角色后的成就感。

再次,3d建模薪水回报并没有想象中的高薪水,除非你在一线大厂,或者比较肯给钱的研发工作室,在你有足够能力去这之前,你还有至少3年的路要去成长。

接下来我来定义一下,或者说我认为的一个好的建模师,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在我现在的观察下,3年如果你无法证明自己有这个素质,就无法进入前30%的行列,这意味着你无法较为出色的完成繁复枯燥的工作,从而对沦为底层,加班会有点厉害,更可能导致你对行业失去信心。

 

 

1.较为扎实的美术基础,较正常的审美趣味,或者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基础,这一点可弥补。

2.面对问题有较为清晰的解决思路,对事物有条理的解析能力,这一点可弥补。

未来的游戏美术,将越来越物理,艺术家需要从理性层面去解决模型,材质的表现。美术在这个环节起到的作用是一个思路指导的作为,会让你的作品从纯物理表现的8分上升到有所归纳、取舍审美高级的9分。所以以上两点素质缺一不可。

有了这两点素质,你不仅局限在游戏业,手办,动画,影视,都可一试。它们间的区别无非是技术需求和制作流程上的不同。

学习能力我不提了,现在已经不会出现学一件本领能吃一辈子的工作了。活到老,学到死。这么说,很有意思。

 

 

虽然不同公司对美术师的职级定义有所不同,但广泛的说,整个业内模糊的分出了三个层次,初级,中极,高级,高级以上是极少数的存在,工作都很久了,所以不好形容那么层次,叫资深,叫主美,叫首席,叫总监什么什么的,离我们太远,所以先说前三个。

初级就是进步最快的时候,我在初级美术生涯的头一年就有三倍以上的技术进步,当然主要得益于当时工作都是网易的外包,项目质量是上乘,更容易锻炼人。很多初级美术师工作经验超过一年半之后,在成都的待遇都是3500-4000左右,大部分人在初级都是两年左右毕业,有天赋的一年,我自己用20个月上到中级。

 

中级美术,是大公司的最主要员工群体,也是初创公司最想要的员工,上下差异各有不同,中级里面时间短的,负责的就是复杂的单个模型或者角色,或者在场景任务里同时负责好几个贴图共用模型的处理,而在中级层次做了两年以上,总行业经验超过四年的,已经做过很多任务,基本上就可以带项目了,意思就是,该带小弟了,这种人我个人形容为“中级上层”,以完美为例,中级上层都会管理三四个初级美术师加一个刚升上中级的员工,去统筹项目,当然也有很重要的项目直接整个团队都是中级美术师的特殊队伍。同样的,这个层次待遇差异也大,有的公司新晋升中级美术是4500,有好的公司中级美术待遇可能是7000或许更多。

高级美术,是晋升门槛很大的群体,有天赋的人可能三年经验就升上高级,也有天赋一般的,已经八年经验,带项目也四年了,但依旧没升到高级,这就是界定真正能力的标杆。一个流程,真有可能使自身进步巨大,重返美术圈的时候,薪水也会剧烈增加。

 

最后

太远的路我先不讲,单就建模这块你至少可以连学带做,做3年,把一件事做3年,不仅仅是把这件事做的炉火纯青,而是透过这件事把你自身所拥有的能力潜力发掘出来,发现你与别人的差异,建立属于你自己的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帮助你过好一生。能到这一步,天下大可去得。

作为从事3D游戏动漫建模多年的老司机,整理了不少学习资料,每天晚上都会开设游戏建模直播课,课程会讲到3D Max以及 Zbrush 软件的使用以及机械、道具、人物、场景等模型的制作,想正儿八经学习技术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下图:

建议一键三连!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