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从“中国陶谷”走向“创意城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50个陶瓷创意设计秘籍 佛山禅城:从“中国陶谷”走向“创意城市”

佛山禅城:从“中国陶谷”走向“创意城市”

2023-12-25 07: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英国作家查尔斯·兰德利曾提出,城市要继续成长,唯有靠充满活力的经济、城市管理者和市民共同创造出转变的典范,同时提供沟通、创造财富与创意的平台,才有可能让城市脱胎换骨。

放眼全球,不少城市在走过工业时代后,当地创意产业突飞猛进,创意产业成为他们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曼彻斯特是英国的老牌工业城市,在工业革命时代曾经是世界纺织业之都。后来,原有工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地从旧城改造入手,积极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鼓励市民踊跃参与文化活动,实现了城市转型。今天的曼彻斯特已成为继伦敦之后英国的第二大创意产业基地。

“创意产业”源自解决工业时代遗留难题的现实需要。禅城在陶瓷创意产业中找到自己的新方向。在石湾西片区这个历史文化深厚、旧厂房林立的地方出现了一个2.6平方公里的中国陶谷。

“此前在转型的巨大挑战面前,我们定规划,把产业发展空间控下来,便有了如今的中国陶谷。”禅城区石湾镇街道有关负责人说,中国陶谷被全部划为产业保护区,当地通过“三旧”改造、“腾笼换鸟”,强化产业的根基。

在产业发展上,中国陶谷以建设“世界陶瓷创新中心”为目标,推动科技创新,建立互联网+全产业链的整合平台;突出文化创意,打造集文化休闲、会展、时尚于一体的文创产业体系。

2017年底,中国陶谷由“一谷八园”扩展为“一谷十园”,依托佛山中心城区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形成既具备展示、交流、生活、休闲等综合功能,又能充分彰显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面向世界的佛山首个陶瓷创新文化发展中心。

中国陶谷自开建以来,没有开发1平方米的纯房地产项目,却新改造了50万平方米以上的产业空间,接下来还将新改造10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紧扣科创、文创、全产业链整合三大主线,中国陶谷集聚了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建成超过30万平方米的孵化平台,引入40多个行业协会,聚集创新创业企业1000多家。

在禅城,历史文化和创意设计为产业赋能已成为一种标志。中国陶谷内就有一家百年老店——石湾酒厂,它的前身是清朝道光十年(1830年)创立的“陈太吉酒庄”,石湾酒厂通过传统文化与产业的创新融合,以艺术陶酒瓶为突破,实现了近几年业务每年都是双位数的增长。

今年4月,中国陶谷特色小镇成为佛山市唯一入选“全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会议”推荐案例的小镇,成为全国特色小镇的“模范生”,为全国传统工业镇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范本。

中国陶谷的建设获得广泛认可,让禅城看到“创意”为城市发展带来的广阔前景。

▶▷要素联动

“优服务”下民间投资热情高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立创意城市网络,以促进将创意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因素的城市之间的合作,并提出使创意和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战略的核心。

创意城市必须为创意经济发展提供环境、技术以及人才支持。反过来,创意经济的持续发展,可提升城市生态和城市形象,为创意城市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为加强创新要素的联动,2018年,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设计助推智造”成为新动能,打造“设计之都”,推动创意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今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设计赋能“禅城制造”,集中吸引一批设计企业,全力打造“设计谷”。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被视作禅城走向创意城市的第一步。

在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中,包括有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创意等类别。在这些类别中,禅城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如今,禅城的不少设计力量聚集在中国陶谷。在打造中国陶谷的过程中,禅城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则为中国陶谷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

“中国陶谷如今初见雏形,这是政府引导、市场为主、多方参与的结果。”禅城区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说。

禅城率先推动中国陶谷以城市更新带动产业转型。在面积多达百万级的众多旧厂房中,石湾不断通过三旧改造,更新产业空间,为新兴产业和企业科技创新提供“空间动能”。

《中国·佛山石湾陶瓷创意谷产业集聚发展工作方案》《中国·佛山石湾陶瓷创意谷产业集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石湾镇街道特色小镇星级企业成长促进方案》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对创新企业、甚至企业管理人员开展奖励,激发民间投资,促进创新创意产业集聚。

宏宇集团、鹰牌集团等本土陶瓷业界龙头企业率先加入发展阵营,随后中国陶谷以“一谷十园”,磁吸民资汇聚。其中宏宇集团旗下的南风古灶和古镇文创园,吸引了400多家企业聚集,成为中国陶谷内企业数最多的园区。

在中国陶谷建设中,促进创新要素集聚、联动,被禅城放至发展创意城市的首位。创新企业、服务平台的聚集,在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给整个辖区带来创新人才的聚集、创新氛围的塑造。

2018年9月27日,佛山清美工业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下称“清美研究所”)揭牌,在业内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的柳冠中教授带领团队正式入驻中国陶谷。禅城引入该平台的目的,是在回应传统企业突破瓶颈、转型升级需求的同时,以创新连接各种优质资源,找到发展的新路径。

“清美研究所是为了帮助佛山企业,解决产品使用中的问题,解决转型升级中的困惑而来的。”清美研究所副所长汤重熹说。

据介绍,清美研究所在中国陶谷成立至今刚满一年,就已与不少佛山的名牌企业合作,并把服务延伸到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之中,为格力集团等知名企业的创新提供研究支撑。

▶▷平台集聚

创新生态圈催生“创意名片”

如今,中国陶谷处处显现着新经济活力加速迸发的印记,同时成功吸引众多创新人才参与发展,营造创新生态圈。

从禅城镇中路转进“陶古里”园区,一排排老厂房吸引着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广东陶联社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下称“陶联社”)是率先进驻园区的企业。这个有着10名合伙人的平台企业,每一个合伙人都运营着一个与主营业务共生的IP。其业务主线是力图打造陶瓷界中的“无印良品”和“尚品宅配”,重构传统的陶瓷销售供应链,聚合厂家和设计师等资源,为终端客户提供场景化、个性化的陶瓷装饰方案选择。

陶联社的创始人孙旋认为,每个家装业主都有自己的审美诉求,建陶行业不能守着原有的销售模式,要切合实际发掘到需求的根源。“建陶产业未来的输出端,不是生硬的产品,而是场景。”

该平台虽是一个新生企业,但最近已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从广州、杭州等地前来参观、拍摄,日渐成为禅城的“创意名片”。

将创新创意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是创意城市发挥功能的关键点。禅城利用“三旧”改造助推城市产业升级,引入各种创新创意元素打造创新生态圈,真正为城市的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源泉。

在禅城,如陶联社、南国陶源艺术设计创新工场等创新平台似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平台并非以一个公司的组织形式存在,而以平台经济的形式,以数字化、资源的跨界融合等手段,汇聚了众多年轻的创意设计人才,把创意“变现”。他们为传统行业发展、新兴产业的扎根,以及禅城的创意城市发展,营造新的生态圈,真正把“设计助推智造”的理念贯彻到产业中。可见,创意设计是禅城创新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选择,创意设计和文化产业是禅城的主攻方向,也将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华南城市研究会(智库)会长、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认为,创意要素的聚集往往诞生在文化沉淀的地方,如老城区、老建筑旧厂房里。中国陶谷所在的石湾是有着五千年制陶史的地方,在这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先天优势。中国陶谷在全国范围内的成功示范,为禅城发展成“创意城市”夯实了基础。

“禅城迈向创意城市,有基础,有作为。”他说。

胡刚说,一些城市借助互联网+文创,在创意之路上打出了一套不同以往的“组合拳”。禅城也可以借助此法,利用互联网尽情发挥创意点子,把创意二字根植城市的基因中。

“创意城市还应与旅游紧密结合,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意品牌。”胡刚说,如杭州就有《印象西湖》这一城市名片,“印象”系列已经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模式。禅城有着武术、粤剧、陶瓷等传统积淀,更应积极打造城市创意品牌,或利用创新手段,结合传统文化,把创意城市建设得更深入人心。

数读

中国陶谷共有设计类企业上百家,2017年全年设计行业总产值达16.87亿元,2018年设计行业总产值增长至18.06亿元。

目前石湾拥有19位国家级工艺美术(陶瓷艺术)大师,近200位省、市级陶艺大师和1万多名文化、创意、设计人才。

中国陶谷建设大事记

●2016年9月

禅城区镇联动启动中国陶谷建设。

●2017年7月

南庄建陶小镇联合石湾中国陶谷小镇打造禅城陶谷小镇(石湾-南庄),以“一谷两区”打造“中国陶谷·世界陶瓷创新中心”,成为广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

●2017年12月

陶醉文化街区和佛山陶瓷研究所加盟中国陶谷,中国陶谷由“一谷八园”扩展为“一谷十园”。

●2018年1月

石湾百年古迹宝峰塔重建后正式亮灯。2019年7月3日,大雾岗森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在中国陶谷的建设过程中,禅城石湾同步修缮莲峰书院、丰宁寺,将生态建设与文化传承、文旅产业相结合。

●2019年1月

禅城陶谷小镇成为第一批(共15个)全国特色小镇典型案例。

聚焦

民间投资占比达85%

禅城借中国陶谷激发民间投资热情

自2016年禅城在石湾西片区划出2.6平方公里建设中国陶谷以来,设计等创新资源不断汇聚。其背后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发展逻辑,禅城不断铺设、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出“城、产、人、文”融合的整体氛围,并以体制机制引导,加强政府服务,引导民间资本陆续“接棒”而上。

其中,民资跃跃欲试,纷纷加入发展阵营。

原石湾文化广场周围一大片范围,被誉为未来的“石湾之芯”。三年来,这里陆续汇聚了佛山市泛家居电商创意园、石湾古镇文创园、广东(佛山)软件产业园等众多园区平台,激发起创新创业的风潮。

在江湾路边的广东省(佛山)软件园从嵌入式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产业持续向外延发展,如今已经衍生了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产业,聚集了盘古开天科技等100多家软件企业。

宏宇集团作为率先参与中国陶谷建设的企业,在2016年把文创和旅游纳入支柱型的业务板块,在中国陶谷内运营着南风古灶和石湾古镇文创园2个园区。这两个园区占据了中国陶谷400亩土地,聚焦陶文化、陶瓷设计、贸易、电商等方向,吸引创新创意企业进驻。

目前,南风古灶和石湾古镇文创园两个园区内拥有400多家企业,成为中国陶谷内面积最大、企业数最多的园区。两个园区进驻了宏陶陶瓷、广州市博厦建筑设计研究院、佛山市唐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还打造了陶创意市集和南风古灶美食集聚区,整个南风古灶旅游区国庆期间引客近20万人次。

在古镇文创园的不远处,佛山市泛家居电商创意园在短短数年间,就完成了从金意陶陶瓷厂房到泛家居电商创意园的华丽蝶变,在成立后,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实现了招商“满员”。

目前该园区聚集了150多家企业,以电商、创意设计以及创业服务为主,常年的出租率保持在九成以上。

据悉,中国陶谷2.6平方公里内聚集了1000多家创新创业企业,“一谷十园”正发挥着创新平台的聚合作用,不断链接企业、研究机构、人才等资源,打造创新生态圈。

“如今中国陶谷的民间投资占比达到85%。”禅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地铁二号线将穿过这里,贯通中国陶谷的外部连接,通过内外资源的不停流动,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在此投资、逐梦。

动态

以设计连接文化和产业

陶艺建陶设计周打造行业风向标

10月19日,2019佛山(禅城)陶艺建陶设计周(下称“设计周”)将在中国佛山(石湾)陶瓷创意设计谷举行。今年设计周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其中,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是首次成为主办单位,意味着设计周将在全国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

作为佛山市禅城区重点打造的品牌活动,设计周在2017年举办之初就引入了设计元素,点燃设计创新力量,用设计连接文化和产业,推动陶瓷艺术和建陶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并以“设计助推智造”的战略,带动提升佛山全产业的设计水平。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设计周引入了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作为主办单位,提升了整个活动的档次与能级,有望为佛山和禅城链接更多设计资源。活动期间主办方将集中举办一场开幕式、三场比赛、四大峰会、五大展览和三场嘉年华活动,以设计为纽带,围绕陶艺和建陶两大主线,推动陶瓷与文化、设计、家居、美食等要素融合创新。

19日晚,设计周开幕式将在中国陶谷大雾岗森林公园拉开帷幕。作为近年来陶瓷设计创意谷重点打造的地标式项目,经过前期改造后的大雾岗森林公园既有山林绿地,又有历史文物、工业遗址,将以全新面貌迎接设计周,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宾客见证该片区的新变化,展示中国陶谷发展成效。

为了整合禅城丰富的传统陶艺和现代建陶资源,推动双陶融合发展,本次设计周将启动“千陶万家进网点”,选择一批陶瓷企业,在其销售网点里设置独立的展示区域,专门展销石湾陶艺作品,在销售渠道上实现陶艺与建陶的有机融合,让消费者在购买建陶产品时也更多了解石湾陶艺、感受石湾公仔。

赛展融合是今年活动的一大特色。今年设计周集中举办了佛山国际手工瓷砖设计大赛、2019“石湾杯”青年陶瓷(人物)大赛、“收藏石湾”2019佛山石湾窑优秀作品收藏大赛三大比赛,比赛评出的优秀陶艺、建陶作品将会做成三个展览,集中在新石湾美术馆公开展出,面向公众开放。

为了全面提升市民参与度,今年主办方还在石湾公园精心打造了大众化、年轻化的陶艺创意集市,10月19日至20日开放,致力为年轻的陶艺设计师搭建作品展示平台,引入粤港澳大湾区及珠三角周边院校大学生及本地青年陶艺工作者进驻,结合南风古灶铁桶广场音乐节活动及广场附近的美食集聚区建设,以市集+音乐文化、市集+美食的模式打造成全民参与的嘉年华。

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一系列丰富活动,把设计周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活动品牌,使设计周成为陶艺和建陶行业的风向标,吸引更多的创意设计人才、资源、资本进入佛山、禅城发展。

来源| 南方日报

编辑| Ting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